日,在“2022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中國電信科技委副主任、科技創新部總經理王桂榮發表《持續升級新型基礎設施 深度融入數字經濟生活》的主旨演講。

王桂榮表示,數字經濟時代,運營商行業迎來三大演變,一是基礎設施從連接為主向以云網融合為核心特征的智能化綜合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演變;二是從外圍通信支撐向深度融入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演變;三是從滿足通信需求向賦能社會民生演變。

為此,中國電信全面實施“云改數轉”戰略,推進三個演變,構建新型數字基礎設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從而創造美好新生活。

新設施:從連接向云網融合演進

建設基礎設施方面,中國電信充分發揮網的基礎優勢,把握云的發展方向,提出“云網融合”發展理念,通過加強科技創新,優化資源布局,推動DC、網、算力、云、大數據/AI、安全綠色等多要素聚合創新,加快打造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數字信息基礎設施。

王桂榮表示,網絡方面,中國電信通過加強科技創新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的網。例如大帶寬低時延、東西部算力高效協同的DCI網絡,統一接入、靈活調度、千企千面的新型城域網,共建共享、確定能力創新的5G網絡。同時自研打造新一代運營系統,實現云網能力的智能調度。

云基礎設施方面,除了2+4+31+X的算力資源池布局外,更重要的是打造自主可控、云網融合的云。中國電信天翼云一直堅持自主研發,核心能力全棧自研,并在2021年全面升級為天翼云4.0分布式云,滿足市場對算力使用、交付和安全提出的新要求。

與此同時,中國電信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結合一城一池布局邊緣DC,形成中心集群+淺邊緣+深邊緣的層次化綠色低碳算力基礎設施。此外,通過AI和大數據能力,實現算力資源的智能敏捷調度。

更為重要的是,新設施離不開安全。中國電信認為新設施需具備網絡內生、數云原生的安全。王桂榮指出,內生安全不是簡單的按照客戶的需求部署安全能力,中國電信通過打造云網邊端縱深防御體系,實現安全的按需隨選和彈部署。

新能力:數字化臺賦能深度融合

有了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后,就需要考慮開放云網能力,打造數字化臺。中國電信認為,臺是樞紐,將連接、算力、存儲、AI、安全能力融入臺,實現統一運營、統一供給,更好地賦能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

王桂榮表示,過去的云、網等這些能力其實已經應用在各行各業,但是不太方便。“我們希望未來通過數字化臺,客戶能夠像使用水電一樣來使用運營商的基礎設施能力??蛻舨辉傩枰ㄟ^客戶經理來來升級帶寬、云等能力,而是通過操作系統級的臺能力,實現智能化、自動化對接。”

數字化臺能力之上,中國電信希望在服務便捷化、治理智能化、產業高效化方面發力。為此,中國電信聚焦重點行業設立產業研究院,深耕具體行業形成關鍵能力,通過建立集約能力底座以及能力原子化供給,讓產業數字化能夠真正落地。

例如,在智慧工業應用領域,中國電信打造的準能智能礦山應用,克服地勢復雜、組網難度高的挑戰,真正把5G用在了工作環境惡劣、安全風險較高的礦區,每年節省安全成本支出1000萬元,運輸速率提升20%,每年減少人力成本15萬,過程質量波動減少15%。

“當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些應用案例,相信隨著新型數字基礎設施能力的不斷完善,各類數字化應用會得到越來越好的復制推廣。”王桂榮強調。

新生活:讓數字信息服務普惠民生

為了能讓更多的數字化應用融入千行百業,中國電信在過去幾年成為了一系列專業公司。例如,中國電信天翼數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天翼云、5G、千兆光寬、大數據/AI等云網融合基礎設施,打造數字家庭、智慧社區、數字鄉村、智慧安防等數字化臺,賦能美好數字新生活。

正如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夏冰在開幕式主題演講上所指出的,數字化受益者正從特定群體向全體人民加速演進,數字鴻溝進一步加快彌合。當前數字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方式,從城鎮到鄉村、從中青年到老年,數字化受益群體不斷擴大,全民素質素養和技能不斷提升。

王桂榮介紹,從中青年到老年方面,中國電信升級10000尊享客服、愛心翼站暖心服務、線上營業廳APP、孝心卡專屬權益、適老智能終端、智慧助老等六大服務舉措,助力老年人更便捷享受信息服務。

從城鎮到鄉村方面,打造教育數字基座,助力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加快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通過人工智能,助力社會安全治理保障人民安全等等,最終目標是讓數字信息服務普惠民生。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電信全力支撐精準抗疫,為全國提供云網及IDC服務,并為28省及其地市提供疫情防控相關信息化臺建設運營,服務330個疫情信息化臺。同時全面支撐“健康中國”建設。

王桂榮表示:“目前來看,中國電信在面向數字經濟,面向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并且得到很好的復制推廣。讓我們攜手邁進數字經濟新未來。”(水易)

標簽: 中國電信 持續升級 新型基礎設施 數字經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