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折疊屏成為手機“新形態”中討論度最高的熱詞,頭部廠商更是紛紛將折疊屏手機作為看家旗艦機型,而“屏下鏡頭”手機如今卻少有存在感。捋捋今年的手機新品,采用屏下攝像頭方案的只有紅魔 7 Pro和中興 Axon 40 Ultra兩款產品。
“屏下鏡頭”手機被視為能夠真正實現手機全面屏的技術,2020年開始,一些實力廠商就推出了“原型機”,積極布局“屏下鏡頭”賽道,看似如火如荼,但卻沒有在手機市場上掀起多少風浪。
瞻“前”顧“后”,實現全面屏左右為難
手機廠商紛紛將屏下鏡頭當作重要的技術創新,試圖以此吸引消費者。實際上,屏下攝像頭技術的大致原理并不復雜,在前置攝像頭的位置,覆蓋透明 OLED 屏,該區域可正常顯示手機信息,需要拍攝的時候區域屏幕變為透明,屏下鏡頭啟用拍攝功能。
雖然實現原理簡單,但要完美呈現給用戶依然有諸多挑戰,最大的難點在于,屏幕需兼顧顯示時的清晰度和拍照時的透光率,尤其是在屏幕顯示圖像的情況下,進光量更是受到嚴重的影響;而且在亮屏情況下,屏幕自身的發光也會進入攝像頭,嚴重影響拍攝質量。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手機企業往往是改進算法,以算法來祛除屏幕發光、彌補進光量減少造成的損失,這就導致了拍攝的圖像質量更多依賴手機企業的算法技術,這可能導致圖像的失真等問題。
小米董事長雷軍在MIX4發布會上也坦言,當前屏下鏡頭產品的前置拍照效果還處于優化階段,注重拍照功能的用戶最好還是需要選擇挖孔屏產品。
今年推出的兩款屏下鏡頭產品紅魔 7 Pro和中興 Axon 40 Ultra,在屏下顯示效果方面有了明顯的提升。
紅魔 7 Pro的OLED 面板采用了維信諾自研的「鼎型排列」,這種「鼎型排列」能讓子像素有較高客制化的可能,增加了工藝的余裕度,給屏下攝像頭的設計提供更大的空間,在此基礎上,「多驅 ACE 電路」技術優化攝像頭透明區域的電路密度,「波浪型電極」降低衍射現象,以提升屏下攝像頭區域的透光性。
中興 Axon 40 Ultra 面板由京東方提供,是如今消費端最新的屏下鏡頭 OLED 方案,采用了稱作「藍鉆排列」的京東方類鉆排列方案,配合獨立像素一驅一技術和UDC Pro屏顯芯片,有助于消除之前屏下攝像頭透明區域糟糕的鋸齒效應,實現屏幕顯示更清晰精細。
雖然屏下鏡頭技術有提升,但還不足以用“完美”形容,由于鏡頭進光量有限實際體驗欠佳等一系列原因,屏下鏡頭手機依然沒有成為主流用戶的手機消費選擇。
屏下鏡頭手機離主流市場依然遙遠
隨著近年來產品的不斷成熟,消費者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不再刻意為了追求新技術而更換手機,換機熱情持續下降。
CINNO Research的數據也給出了一個慘淡的事實:2月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約2348萬部,同比下滑了20.5%,環比下滑24.0%,同比環比銷量雙雙出現大幅下跌。此外,有行業分析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用戶的換機周期已經到了25個月到30個月。如今,用戶換機多數是因為手機很卡或是手機壞掉,而嘗鮮的用戶越來越少。
因此,在屏下鏡頭沒有達到「好用」程度之前,很難成為未來的主流。目前,除了中興陣營和小米以外,其他頭部廠商都沒有推出量產機型。
CINNO Research 預測,2025 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屏下鏡頭的滲透率有望提升至 5%,將有三四千萬臺的空間。這說明,屏下鏡頭還屬于嘗鮮的小眾市場,對于那些追求自拍和屏幕體驗的用戶,屏下鏡頭顯然不是最優解。(高靖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