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環境是國際疫情依然嚴峻,同時國內光纖光纜市場極限價格壓力還未緩解。但2021年下半年以來,運營商招標呈現量價齊升的趨勢,采購規模和價格均較上年實現較大幅度上漲。
4月底,幾大光通信企業悉數公布了2021年財報。從幾個主要的光通信企業財報數據來看:光通信行業已然從低谷期觸底反彈,曙光到來,有望開啟新一輪景氣周期。這一年,在做好傳統光纖光纜業務的同時,多元化布局依舊是主旋律。當然,“觸角”繼續向外延伸,海外市場持續鞏固。
已從低谷期觸底反彈
光纖光纜產業在近二十年間的經歷頗為跌宕起伏。2002年網絡泡沫破滅,全球通信業大衰退,使得光纖通信行業也進入了低谷,特別是光纖光纜產業經歷了1999年到2000年緊俏和2002年的嚴冬,也經歷了2003-2005年的恢復后的瘋狂投入,2012年又出現了產能過剩行業和運營商空窗期,再到2015-2018年的發展高峰,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又步入了難熬的境地。
其實從201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光纖光纜總需求一直經受著下行的壓力。國內也如此,甚至2020年光纖光纜集采價格同比上年大幅下降,2021年執行的光纖光纜價格已到了極限水平。
但頹勢在2021年出現了轉機,2021年下半年尤其是10月以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關于普通光纜產品等集采招標呈現量價齊升的趨勢,特別是中國移動采購規模較2020年增長約20%,光纜價格較2020年上漲超50%。
CRU的報告稱,全球光纖光纜總需求在經歷了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下行壓力后,于2021年度再度超過了5億芯公里,全球主要區域需求均恢復了增長趨勢。目前全球光纖光纜市場已經好轉,在疫情刺激下,數字化進程進一步提速,各國對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投資加速,對光纖光纜需求持續增長。
而在我國,2021年“千兆光網”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隨后又先后印發《“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文件,還有《“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更是從頂層設計到行動計劃,進一步釋放了加速“雙千兆”通信網絡建設的決心與信心。
光纖光纜作為光網絡物理層的基礎構成,運營商對其需求進一步提升。CRU更是預測:2022年中國市場的光纖光纜需求達到2.6億芯公里,同比增長6.5%。同時,在5G和千兆光網絡建設規劃下,2021年—2026年,中國的光纜需求量將保持2.9%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
簡單看一下財報數據:
2021年長飛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幣95.36億元,較2020年增長約16%;毛利約人民幣18.72億元,較2020年增長約13.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人民幣7.1億元,較2020年增長約30.3%。
亨通光電2021年實現營收412.71億元,同比增長27.44%;凈利潤14.36億元,同比增長35.28%;扣非凈利潤13.55億元,同比大增70.29%。
中天科技2021年實現營收461.63億元,同比增長9.70%;凈利潤1.72億元。
烽火通信2021年營業收入約263.15億元,同比增加24.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88億元,同比增加181.52%;基本每股收益0.25元,同比增加177.78%。
通鼎互聯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9.77億元,同比下降17%;實現歸母凈利潤-6.47億元,上年同期為4358.9萬元,未能維持盈利狀態。但2022年一通鼎互聯營業總收入6.94億元,同比下降9.8%;歸母凈利潤6129萬元,上年同期為-2570萬元,同比扭虧。
可以說:光通信行業已從低谷期觸底反彈,迎來曙光,有望開啟新一輪景氣周期。
多元化布局是主旋律
在做好傳統光纖光纜業務的同時,光通信企業也在進行自我轉型,進行多元發展并成為主旋律。
長飛在確保主業核心優勢的同時,在近年持續加快多元化步伐,多領域實現突破。進一步完善了在光模塊與光器件、通信網絡工程、數據中心布線、AOC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布局,在光模塊、半導體石英材料、海纜等多個領域取得新的進展。還將工業互聯網的數據采集能力與設備管理能力和5G及全光網絡高速率、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特性相結合,突破了5G+全光網絡組建、設備管理與數據采集、仿真、數字孿生、工業大數據等關鍵技術,形成了行業領先的“5G+光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亨通光電專注于通信網絡與能源互聯兩大核心主業,通過光棒技術的研發升級、加大硅光模塊開發與市場推廣、整合海洋板塊、建設PEACE通信海纜運營項目等,進一步強化了在通信行業的產業布局和競爭力。同時,積極應對行業調整變化,把握行業發展趨勢,緊緊圍繞 5G“新基建”和數據中心建設的發展方向,聚力拓展5G通信與數通領域前沿技術產品與應用,實現自主創新與技術突破。另外,在“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緊抓全球海上風電清潔能源的發展機遇,繼續深度拓展海上風電產業鏈,著力海洋產業鏈平臺構建。
中天科技也宣布,“十四五”期間將順應“清潔低碳”新經濟秩序,爭當“雙碳”超長賽道主力軍,成為對區域經濟承擔責任的綠色制造科技集團;在產業布局上,將以新能源為突破、海洋經濟為龍頭、智能電網為支撐、5G通信為基礎、新材料為生長點的產業布局,再造一個中天。
“觸角”繼續向外延伸
隨著全球5G以及寬帶部署加速,對于光纖光纜的需求量在增加。CRU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光纜需求為6億芯公里。例如:美國市場2021年光纜需求同比增長11.4%,2022年將進一步提升至12.7%。
因此,對于國內光通信企業來說,海外市場也是一塊吸引人的大蛋糕。
國際化也是促進長飛高質量發展的另一個“驅動輪”。即便是在海外疫情嚴重的情況下,長飛國際化業務也始終保持增長。特比是2021年,長飛海外業務收入達人民幣31億元,同比增長約46.8%,并首次達到了公司全年收入的30%以上。
據了解,長飛通過突破、深耕、集成、培育四大差異化戰略提升國際化競爭力,并充分利用市場增長的契機,根據東南亞、非洲、拉美等各海外主要目標市場區域的需求狀況及利潤水平,合理統籌產能規劃,實現了海外業務收入的快速增長。
同樣,亨通光電海外產業與市場布局的效果凸顯,其光棒、光纖等主要通信產品的產銷量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2021年至今,亨通光電在亞太、拉美、非洲等區域持續中標、簽約超22億元人民幣。特別是,由亨通光電投資的 PEACE 跨洋海纜通信系統運營項目,全長15800公里,通過連接中巴跨境陸地光纜,PEACE 海纜系統將成為連接中國和非洲、中國和歐洲距離最短的海底光纜路由,并大大降低時延,極大滿足中國到歐洲、非洲快速增長的國際業務流量需求,促進中國國際海底光纜的發展。目前,PEACE跨洋海纜通信系統運營項目在持續推動中。
中天科技2021年也在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在加拿大、越南、菲律賓、印尼、卡塔爾、阿聯酋等國家斬獲超20個訂單,總計約1.6億美元,其中,卡塔爾油氣的中壓海底光電復合纜項目,總長度超過230km,是迄今為止中天科技簽約的海外油氣行業最大海纜的供貨類項目,進一步鞏固了中天作為國際油氣行業主流海纜供應商的地位。同時積極布局歐洲海上風電市場,2021年執行德國Tennet兩個總承包項目。截止2021年底,中天海纜供貨業績覆蓋除南極洲以外的六大洲,總里程超20000千米。(馬秋月/文)